图片
“执”的字源及演变
《周礼·天官·小宰》中记载:执邦之九贡、九赋、九式之贰,以均财节邦用。这里的“执”字指的是主持;掌管。那我么们今天就来聊一聊“执”字的前世今生吧!
“执”字的繁体写作“執”,最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出现,是一个形声兼会意字,它最早的字形左边是一个刑具,写作“㚔”,也可写作“幸”,而右边是一个跪着的人,这个在古文字里写作“丮(jǐ)”。在金文中这个字就代表捕捉犯人,因此最早的“执”字的意思是捕捉、捉拿。
图片
金文中的“执”字
图片
古代带上刑具的犯人
由捕捉、捉拿的意思为基点,后来又引申出了握着、拿着的意思。比如“执笔”,表示的意思就是拿着笔,再比如“执教”,指任教之意。我们常听到的一个成语——各执一词,意思就是指各自坚持各自的说法,互不妥协,也就引申出了固执之意。再比如“执迷不悟”也是这个意思。
随着“执”字的不断演变,在隶书中渐渐在右半部分变成了类似“丸”的写法,而左半部分一直保留不变,在楷书里依然是这个样子,直到简体字的出现,在简体字中,“执”字借鉴了草书的写法,于是变为了提手旁,这也能够说得通,因为现在在用这个字的时候多数也与手有关系。
图片
《北大汉简》中的“执”字
“执”的古今释义
《说文解字》:【卷十下】【幸部】之入切(zhí)
捕罪人也。从丮从㚔(幸),㚔(幸)亦声。
《康熙字典》:【丑集中】【土部】 执
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之入切。《正韵》质入切,竝音汁。守也,持也。《书·大禹谟》:允执厥中。
又处也。《礼·乐记》师乙曰:请诵其所闻,吾子自执焉。
又塞也。《左传·僖二十八年》子玉使伯棼请战曰:非敢必有功也,愿以闻执谗慝之口。
又父之友曰执友。《礼·曲礼》:见父之执,不问不敢对。《后汉·马援传》:援为梁松父执,松贵拜援牀下,援不之答。
又捕也。《礼·檀弓》:肆诸市朝,而妻妾执。《孟子》:执之而已。
又姓。
又执失代,三字姓。
又与慹同。《前汉·朱博传》:豪强执服。注:谓畏威慑服也。
本作𡘺,省作执。亦作瓡。
现代释义:拿着;掌握:~笔。~政。
坚持;固执:~意不肯。
捉住:被~。
凭证;单据:~照。回~。
执行:~法施令。
交谊深厚、志趣相同的朋友:~友。父~。
“执”的演变及古代书家的字
图片
图片
吴让之《临完白山人书》 篆书 清代
图片
《夏承碑》 隶书 东汉
图片
黄庭坚《诸上座帖》 草书 北宋
图片
白蕉《白蕉书法精选》 行书 民国
图片
欧阳通《泉男生墓志》 楷书 唐代
图片
文徵明《莲杜图记》 小楷 明代
图片
· END·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